美國人每天都從中國購買數以萬計的低價產品——牛仔褲、電子產品和塑料制品。兩個月前,筆者甚至還買了結婚禮服。
美國人從中國購買產品,主要是因為價格低,加之勞工法規寬松,廠商的生產成本低。不過,另外一個原因是從中國往美國運貨真地便宜,也就是,中國售貨商要把已經很便宜的商品運到6000英里外,幾乎不花錢。想要剃眉刀嗎? 在直銷中國產品的網站Wish.com上,一件只要95美分,外加2美元快遞費。 相比之下,沃爾瑪(Walmart.com)網站上的同款剃眉刀,三包要2.62美元,而快遞是5.99美元。根據美國國會的規定,按照目前的價格,從北卡羅萊那州運到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的包裹要花1.94美元。但從上海發貨的運費卻是1.12美元。
特朗普總統曾發誓要改變這種不平衡局面,宣布正指示美國郵政總局(U.S. Postal Service)對來自中國等國的國際包裹加收郵費。這一聲明并沒有引起太多爭議:從亞馬遜到美國的小企業,再到eBay上的賣家,所有電商平臺一直都在呼吁美國對外國郵政運營商加收郵費。這可能有利于美國小企業與中國商家競爭,同時也會減少海外假冒商品低成本流入美國。
一個多世紀以來,各國的郵政服務達成一致:通過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收發國外郵件。這項服務一度是免費的,直到1969年修改了條款,收貨方收取發貨方“目的地服務費”,即寄送其它國家郵件的費用——價格根據發貨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確定:對轉型中國家的郵政服務可以高額收費,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則低價收費。2006年,新的規則出臺,允許美國與外國郵局簽訂雙邊協議,基本上由收貨方自行決定郵費。
2011年,電子商務行業在美國興盛起來,美國郵政總局與中國郵政簽訂了一項雙邊協議,只要是重量不到4.4磅的易郵寶產品,賣家就能以非常低的價格獲得一流的信息跟蹤和發貨確認服務。由于航運成本低廉,加之中國的制造業成本低,商品交易方興未艾。據郵政部稱,從2014年到2016年,“易郵寶”數量增加了一倍多。這為美國郵政帶來了4.93億美元的收入,但也成本也增加了。具體來說,因為寄產品到中國成本昂貴,那些無法投遞而寄回美國的包裹讓美國郵政成本每件在20美分到57美分之間。
這并不是中國商品涌入帶來的唯一問題。目前,在美國流通的芬太尼大部分來自中國的網絡商家。海運而來的小型電子產品和化妝品對環境有害:一艘集裝箱船造成的污染抵得上5000萬輛汽車造成的污染。中國許多產品都是山寨美國人低廉商品。可是經不住便宜,美國人買地不亦樂乎。
美國政策的聲明意味著美國將很快單方面制訂收貨方郵費。白宮表示,屆時美國會公布一份通知,宣布退出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不過,如果美國能與其他國家就新協議進行談判,就不會退出。
這一聲明很“特朗普”——撕毀幾十年來大家一致維護的條約,威脅要退出國際性組織,除非其它國家也滿足美國的要求。對美國小企業來說,這倒是個福音,它們既要在eBay和亞馬遜等網站上與中國賣家競爭,也要同從海外銷售廉價商品的在線賣家競爭。在亞馬遜工作了六年,負責審核和關閉賣家賬戶工作的美國人Chris McCabe說:“美國亞馬遜賣家再不用在價格上明爭暗斗了”。他現在經營著一家賣家咨詢網站ecommerceChris.com。
家住在美國愛荷華州的Mike DeVries在eBay上開了一家商店,賣農用設備零件。幾年前,他在eBay上以每件5到8美元的價格出售某品牌割草機的車輪軸承。他還向買家收取運費。突然之間,他的銷售停止了。沒人再買軸承了。他上網看了看發生了什么,發現中國的一個賣家以9.99美元的價格出售20個軸承,還免費送貨。中國賣家使用ePacket來運送軸承,就是說幾乎不需要支付運費。
DeVries稱,這不僅僅是滾珠軸承,任何可以通過ePacket發商品——基本上任何重量不到4磅的東西——都賣不動了,因為中國賣家將他的單都搶了。
DeVries給他的選區參議員Chuck Grassley寫了一封信,但Grassley回信說無能為力。因此,他不再銷售那些可以走ePacket的產品。此后,他一直擔心美國郵政總局(U.S. Postal Service)會與中國簽訂另一項協議,允許中國賣家以更低的價格寄送更大的包裹。
DeVries認為白宮的聲明可能會增加從中國購物的費用,但是美國人經歷一些不便之后才能調整所購物品的來源地。DeVries將當前的挑戰比作消除除紋身。幾十年前,美國人“紋身”很痛苦,簽署貿易協定也是如此。現在把紋身去掉會很疼。他說:“未來貿易中要受的罪還多著呢,”
這一變化將主要惠及eBay上的賣家,他們可以自行設定運費,不過亞馬遜及其賣家也將從中獲益。亞馬遜負責全球公共政策的副總裁保羅•米塞納(Paul Misener)在2015年有關收貨方運費的國會聽證會上說道:“國際航運協議不應刻意的區分對待賣家,或是維持這種差異。”
來自中國的物品運費變化也有利于亞馬遜阻止其平臺上的國外假冒偽劣商品流入美國。Johnson & Pham的律師克里斯托弗·約翰遜代表賣家對在亞馬遜和其他網站賣仿冒品的行為發起訴訟。他認為ePacket早有規定,“實際上是允許造假者在分毫不賺的情況下,將假冒商品運至對美國境內,而同樣數量的產品在美國境內運輸的話,費用高達六倍。”
中美航運規則很有意思,怪事頻發。最奇怪的是寄件到中國的費用高昂。消費者從eBay等網站上購買商品,發覺商品不理想后,試圖寄回中國時卻發現寄件成本太高。
筆者在Etsy有一家中國電商上買了件婚紗。這家店接受退貨,而且很少有婚禮用品店支持這樣,我毫不猶豫就下了單。在六周后到手,花費不到300美元。我在試穿后,發現一點都不合適,我聯系了賣家,讓我寄回去。包裹輕如鵝毛,但聯邦快遞(FedEx)和聯合包裹(UPS)都告訴我,從舊金山寄到廣東省要花180美元左右;美國郵政總局報價大約150美元。中國賣家提醒我,最近通過美國郵政服務寄回來的裙子很多都在途中丟失。最終,我覺得花150美元,裙子卻寄丟了,不值得冒這險。我把它壓箱底了,希望有朝一日能在網上賣出去,可還得跟中國及各地賣家搶單?,F在(有了政策支持)或許容易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