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宇 甘南 實習生 楊昀青
“雖然密室逃脫和劇本殺場所追求炫酷、刺激和挑戰性,但安全原則是底線也是紅線,不能因過分追求游戲氛圍而忽視安全。”檢查完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密室逃脫場所后,市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副處長高天陽強調。暑期來臨之際,7月11日下午,市消防救援總隊、市文旅局、市文化執法總隊等單位聯合對朝陽區三家密室類劇本娛樂場所開展安全檢查,檢查發現了五類共性隱患問題。
煙霧報警器的保護罩都沒摘
【資料圖】
據文旅部門統計,北京共有劇本娛樂經營場所500余家,其中劇本殺400余家、密室逃脫100余家。檢查人員首先來到的是位于朝陽區王四營鄉一家主營密室逃脫的場所,場所內設有10余個密室,高峰時期最多可同時容納300余名玩家。
“我們現場測試一下,這個網紗是不是阻燃難燃材料。”在一間宮斗主題的密室內,檢查人員發現房間內的裝飾多采用可燃易燃材料,用打火機點燃立即燃燒起來,“這些材料一旦著火,容易產生大量有毒煙氣。作為公共娛樂場所,按照《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不得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裝飾。”
在多個密室共用的一條走廊,檢查人員發現既沒有疏散指示標識,也沒有應急照明,相反,走廊地面自帶的熒光“腳印”和上方燈籠的綠色燈光,容易造成疏散逃生時的混亂。此外,在一些密室內,游戲通道也是疏散通道,“像這種豎井爬梯式的通道在增加游戲可玩性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疏散逃生的難度。”
場控室是密室逃脫場所火災應急處置的核心區域,記者在這家場所的場控室看到,內設廣播及監控設備,值班人員可“操控”每個房間。“一點擊‘機關復位’這個按鈕,就能一鍵開啟所有機關。”場控室的值班人員雖然了解“一鍵逃生”的相關操作流程,但對于突發停電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消防應急電路的程序不熟悉。
隨后,記者跟隨檢查人員來到一家位于朝陽區豆各莊地區的密室逃脫場所,檢查發現也存在使用易燃可燃的窗簾、假花草等裝飾品的問題。檢查人員對店家提出更換材料的要求,表示會為其發送一份整改清單,工作人員說,“一定會按要求整改。”
在走廊處,檢查人員發現一處排煙口一直處于開啟的狀態。“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處于關閉的狀態。”在得知員工并不了解排煙口的作用后,檢查人員提醒工作人員和場所負責人,“在火災發生后,手動打開排煙口,能夠起到向中控室報警和對全區排煙的作用。”
進入員工休息室,記者看到其中雜物堆積,無從落腳。檢查人員發現室內有一塊電動自行車電池。“根據《劇本娛樂場所消防安全指南(試行)》,電動自行車電池嚴禁在場所內、樓梯間、走道、安全出口停放、充電。”檢查人員立即要求工作人員將電池帶到室外規定的區域進行充電。
緊接著,檢查人員在旁邊一家劇本殺場所中發現,其中一個“搜證”房間是類似蒙古包的帳篷,檢查人員表示,在這種封閉空間中發生火災,由于頂篷的遮擋,會影響煙霧報警器的感知。對此檢查人員提出兩個整改辦法:“一是把煙霧報警器引下來,二是把頂篷去掉。”
然而,當檢查人員檢查帳篷上方的煙霧報警器時,卻發現報警器的保護罩還沒有打開,“報警器投入使用前必須摘掉保護罩,才能有效發揮報警作用。”
提示:熟悉所在場所的疏散通道和指示標識
“密室逃脫屬于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的標準要高于其他場所。”檢查結束后,市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副處長高天陽總結了上述場所的五點共性隱患問題。一是大量使用易燃可燃物的材料,火災荷載比較大;二是疏散條件達不到公共娛樂場所人員疏散安全要求;三是存在消防設施設置不完整、不按照規范保養、被遮擋等問題;四是部分員工對專業消防設施不了解、不會使用,與物業聯動也不太合理;五是應急預案針對性不強,不同主題的密室應該采取不同的疏散方式,不能只用一套。
目前正值暑期,密室逃脫和劇本殺受到不少青少年的追捧。消防部門提醒廣大玩家:第一,要熟悉所在場所的疏散通道和指示標識;第二,發生火災時要按照場所工作人員的指引逃生;第三平時要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識和技能,做自己安全的第一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