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特別像炒期貨,要么輸要么贏。”
當談到對《消失的她》票房預期時,該片制片人陳思誠如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顯然,這次,陳思誠又賭贏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7月11日19:00,《消失的她》累計票房達到32.47億元。在該片帶動下,2023年暑期檔票房已突破73.31億元。其中,王寶強執導的《八角籠中》以票房超10億元票房排名第二,《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以6.44億元票房排名第三。
從制片成本來看,《消失的她》《八角籠中》遠遠不及《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這似乎意味著國產影片正在找到一條資本上的可持續路徑。
“新片”扎堆
客觀上,市場對于暑期檔的期待遠遠不止70億元。
底氣來自百余部新片將在該檔期上映。隨著電影行業監管放松趨勢延續,前期積壓的影片供給正在暑期檔釋放。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7月11日,已有113部影片選擇在暑期檔上映,而2019年、2021年、2022年暑期檔,上映的影片分別為123部、127部、91部。
其中,烏爾善執導的《封神第一部》、開心麻花作品《超能一家人》、《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巨齒鯊2:深淵》等大片被市場寄予厚望。這讓市場對于暑期檔票房破百億更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最受市場期待的《封神第一部》,本質上是一部“老片”。該片2017年9月便已備案立項。
若按當時規劃,《封神》三部影片拍攝期為2018年7月-2019年6月,《封神一》于2020年暑期公映,《封神二》于2021年暑期公映,《封神三》于2022年暑期公映。北京文化當時公告稱,該公司投資額不高于13億元,投資比例不高于70%且不低于20%。這都是業內難得的大手筆。
但受疫情、行業周期等因素影響,且北京文化本身也陷入實控人之爭。該片的進度一路拖沓至今,或者說,《封神》三部曲本身就是北京文化眾多矛盾里的一部分。2022年,北京文化營收1.08億元,同比下滑63.76%;凈虧損6130.48萬元,上年凈虧損1.33億元。
北京文化近期在回復交易所問詢函時提到,公司某電影項目的賬面資產余額為16.55億元,其中第一部已取得公映許可證,預計于2023年暑期上映,第二、三部正在進行后期制作。該電影項目大概率就是指《封神》。
回頭來看,超大項目也給制片方帶來超大風險,這也讓業內正在遠離此模式。
陳思誠就評價他此前執導影片《外太空的莫扎特》為“失敗”項目。作為投資額較高的“兒童奇幻片”,該片最終票房僅2.23億元。
“《外太空的莫扎特》這個電影,是從產業外倒推回內容,當時看重的是它產業外延的IP。未來可能不會更激進地做《外太空的莫扎特》那樣的類型化項目,在公司運作當中,也會規避一定風險。”陳思誠說。
這仿佛是種普遍局面。
另有頭部長視頻平臺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他所操盤的電影項目中,現在基本不拘泥于所謂大項目、IP打造,就是做一個個類型片。“之前確實會講長鏈條開發,但現在發現現實條件不具備,就認認真真拍片,其他慢慢來。”他說。
目前,這位高管所處平臺對電影項目的規劃是——多投中等項目,把團隊帶出來。
降本增效
另一頭,電影制片環節正在盡力為投資人省錢。
“宏觀經濟形勢決定很多問題,現在不是一個特別激進的,適合所謂開疆拓土、大展拳腳的時候。我們還是先聚焦電影本體。中國觀眾還是需要電影的,雖然當前市場復蘇節奏看似緩慢,但我更加覺得通過努力我們還是有機會的。片子多,但確實也在做一些成本上的控制。”陳思誠說。
另有頭部導演制作公司創始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現在項目標準很嚴,融資有壓力,我們盡量在往標準化方向走。
而在技術上,AIGC也帶來新可能。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表示,在動畫電影主要環節,AI能提升約50%的效率;在整個動畫電影制作周期中,AI能提升30%的效率。“原來我們計劃每年上映3部動畫電影,現在有機會做到4部。”他說。
同期,《鬼吹燈之尋龍訣》《封神三部曲》《哥斯拉:怪獸之王》藝術指導徐天華也表態,AI有助于創作“平權化”。
“電影行業有一個重資產的問題,因為重資產,每一部電影投資都要很大,作為個人,沒有一些背書或者沒有一些機會的話,怎么做這么大的電影?將來AI也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幾個人的小團隊可以做出看起來比較復雜的世界觀的故事,比較多資產的故事,也可以大大地節省時間和工作成本,這是有了AI之后我一直考慮和憧憬的東西。”他說。
陳思誠亦透露,新技術已經深入美術環節。“8月份要開一部新片,美術與視效團隊出的概念設計都選擇了Chat GPT先做一輪提報,最終針對不同場景出現了2000多張概念設計圖,這是以前所不能想象的。最后選了200張左右,但還是讓整個團隊覺得很意外,一方面是速度,另一方面是想象力,Chat GPT還是有很多超越人類的部分,但目前也不是完全拿來就能用了。現在(大模型)與工作的結合,就像團隊成員一樣,或者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重要抓手,會把一些東西放到關鍵詞,放到程序里做修正。”他表示。
與此同時,電影投資依舊有種種問題。
在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華夏電影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就直言,政策層面應該考慮最大程度保證保障投資者的權利。“資本最怕的是不確定性,所以要從政策、法規層面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行業要自律。“行業當中有一些不規范的操作,害了一些投資人,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不敢投資電影了。溢價的時候是需要溢價,不需要太高。高投入是不可持續的,在中國主要靠國內市場,我們衍生品不行,中國片方分散比例最高。我們要盡量及時給投資者結算,讓他們把錢及時拿到,不要拖太長甚至爛賬,行業如果風清氣正,規范了,投資者也會越來越多。”黃群飛進一步說。
總體來看,電影業往可控走了一大步,但離拐點依舊有距離。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