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小米科技園。當雷軍出場時,場館內瞬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在自己的新「主場」舉辦發布會,雷軍說話的底氣都足了一些。而比新場地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小米的兩款5G手機。
上至國家,下至個人,涉及到許多因素,5G成為了當仁不讓的熱門話題。而最容易普及到的,也是人們最期待的,莫過于每人手中使用的終端產品,手機。
雷軍在發布5G手機|現場拍攝
終端越快普及,人們就越能更快速享受到5G的便利。而反過來看,5G時代能帶來更多的連接,這又成為除手機之外的終端設備快速增長的爆發點。二者相輔相成,廠商們早已瞄準了其中的機會。
在中國,手機市場已停止增長,剩下的存量市場競爭激烈。從另一個角度看,IoT又是一大片新的市場,由手機延伸到物聯網設備,手機廠商又是最適合的角色。換句話說,誰能瞅準時機把握下一個增長點,誰就最有可能在5G時代站穩腳跟。
這也是9歲的小米所希望的。
5G與環繞屏
發布會上,小米共發布了兩款手機,小米9Pro和Mix Alpha。
這也是名副其實的「小米線」發布會。Pro版本的小米9外觀上與前作并無太大變化,卻增加了一項核心科技功能,5G。
小米9 Pro白色版本|官方拍攝
為了適應5G時代各方面的需求,小米在許多細節方面都進行了思考。比如,小米9 Pro搭載了高通最新的驍龍855+芯片,為防止5G手機發熱嚴重,小米在芯片旁加入了VC液冷以給手機降溫。
為了適應5G手機的需求,小米9 Pro做了許多改進|現場拍攝
在測試5G手機過程中,實驗室測試網速能達到2.2Gbps,路測網速結果可達1.78Gbps,比4G實測整整快了10倍。用實例說明的話,下載一個1.89GB的「吃雞」手游只需要15秒鐘,100首歌約400M,僅3秒就能下完。如此大的下載量,用戶對存儲量也有巨大的需求。小米9 Pro最大可支持512GB內存,用戶無需為存儲擔心。
5G網速比4G整整快了10倍|現場拍攝
MIX Alpha則被稱為「最前沿的5G概念手機」。自從小米MIX發布以來,該系列一直是小米產品線中負責「探索」的手機產品,當年MIX發布時,全面屏讓人過目難忘,也成為當年手機發布會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之一。
本次的MIX Alpha沒有采用折疊屏、瀑布屏等概念,而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屏幕分類:「環繞屏」。除了背面有一條安置攝像頭、閃光燈以及其余傳感器的「邊框」,其余部分全部為屏幕。雷軍介紹到,如果按照正面屏幕來計算的話,MIX Alpha的屏占比可達到180.6%。
小米MIX Alpha采用了「環繞屏」概念|官方拍攝
要做到這樣一塊屏幕不容易,相比折疊屏而言,環繞屏還要再多折疊一次,屬于雙折疊的柔性屏,在研發難度上就要高于折疊屏許多。另外還要解決屏幕貼合與保護等問題,難度還要增加。
交互上,利用多傳感器+AI算法的防誤觸技術雙面的屏幕可以根據手機翻轉自動識別用戶正在看哪一面。手機邊框為通知欄,背面可變為輕應用中心。相機方面,小米首次搭載了一億像素的鏡頭,并且該鏡頭能夠同時擔任前置和后置相機使用。
雷軍介紹MIX Alpha的技術難點|現場拍攝
實際上,從價格也能看出兩款手機的差異化。小米9 Pro延續了性價比,價格為3699元起,MIX Alpha則賣到了19999元,是小米有史以來手機賣到的最高價格。雷軍稱,進行了小規模量產的嘗試,預計12月底上市。
小米9 Pro價格公布|現場拍攝
對于5G手機而言,這個價格屬于平均水平。雷軍特別提到,5G時代剛剛開始,各方面成本都極大增加,整部手機的成本提高將近1000元,如果按照4G手機的價格來賣,完全不可能。
各廠商5G手機的內存版本及價格|極客公園整理
在兩款手機背后,小米想做的,也不止是秀一把「科技」肌肉而已。
「復合型」小米
2019年以來,小米已經制定了幾項戰略,其中不乏影響到公司未來走向的決策。
頻繁制定戰略的舉動,都指向小米集團正在成長為一家成熟的科技企業。最明顯的,是分拆Redmi以及All in AIoT。
分拆Redmi對于小米來說,徹底讓小米和Redmi兩條產品線,或者說兩個品牌走向了差異化。
Redmi已獨立發展,與小米形成兩條獨立的產品線
從品牌上講,Redmi獨立發展,可以讓小米線繼續探索更高的定位,擺脫此前人們對于產品線混亂的認知。而在友商競爭方面,也有了更明顯的對標對象。這樣,Redmi既沒有「拖累」小米,也能在更廣泛的用戶群體當中進行新嘗試,一舉兩得。
本次的5G手機和前沿概念手機發布,也證明小米正在保持中高端的手機產品線,并逐漸向上試探;此外在新零售這樣的新興市場當中,也可以保證小米的「創新」、「探索」等品牌形象得以建立。
另一方面,此前以「互聯網思維」示人的小米,正在轉變為「復合型」企業。
這里有兩個因素可以看出端倪,第一是對線下的重視。經過四年的擴張,小米之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據小米披露的財報顯示,2018年一季度,小米線下直銷營收達25.16億元,占總營收的8.13%。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之家有586家,小米授權店達到1378個。覆蓋直營和授權等多渠道的線下零售,讓小米獲得了線下更廣闊的市場。
小米之家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
說到小米之家,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項提高零售坪效的分類:IoT設備。此前小米總裁林斌透露,小米之家的坪效達到了26萬元,整個行業內僅次于蘋果的40萬元。線上線下聯動的零售方式,使小米之家已經成為小米內部最成功的商業案例之一。
正是多品類產品帶來的流量效應,高坪效其中不乏IoT設備的貢獻。根據小米最新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收入為149億元,比去年增長44.0%。2019年初,雷軍提出了「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宣稱這就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要持續投入100億元。
如果站在當前向未來看,我們可能無法看出小米的雙引擎戰略可以獲得多大的勢能,但是往回看的話,或許能感受到雷軍對于未來的布局。
說回發布會,表面上小米只是發布了兩款手機,一款電視,但在演講過程中,雷軍會時不時穿插一兩臺智能硬件設備,作為手機某個功能的搭配。比如支持50W快充的充電寶、真無線藍牙耳機,以及順帶介紹帶有最新升級的智能語音助理「小愛同學」。
小愛同學已升級到3.0版本|現場拍攝
這些設備/軟件或多或少能傳遞一些信息,除手機之外,小米也有大量IoT設備的存儲,隨時都可以拿出幾個頗有亮點的東西與小米生態鏈其他產品進行組合搭配。
再放出一組信息,目前小米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量達約1.96億臺,超過5臺以上小米IoT設備用戶約300萬人。然而這還遠遠不是終點,GSMA預計,到2025年,全球超過一半的5G連接將源自亞太區,占到全世界的54%。屆時中國的5G連接將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也會成為最大的5G市場。
這么看來,在2013年就開始布局物聯網的小米,以孵化投資模式,圍繞手機周邊、智能家居打造爆款產品,讓產品率先進入用戶家中,再通過云端連接形成智能網絡,同時開放平臺接入各大品牌產品,這種很具有小米特色的生態系統,挖出了一道物聯網方向的護城河。
再往大一點說,5G時代的門票,小米會不會是率先拿到的那一家?
5G推動手機終端的更新換代,以及更豐富的IoT場景當中,會有更多新流量和新場景誕生,產業必然將出現一波高峰。對小米,對任何企業,都是絕佳的機會。在這之下,逐漸成熟的小米正需要定制一個長期的目標,成長才是正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