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食品安全鏈條貫穿整個產品價值鏈,從原材料種植篩選采購到產品生產加工、再到包裝運輸,關乎食品安全的環節多,環節多則隱患多。日前,良品鋪子月餅異物投訴引發關注,良品鋪子方面表示,由于餡料是通過設備加入餅皮,后期人工檢查較難發現、監測設備暫不能剔除,從而導致該客訴問題。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認為,對此次由生產商操作不當導致的偶發性事件而言,良品鋪子的調查處理迅速、切實。
聚焦食品行業不難發現,進入2022年下半年,食品安全問題頻現熱搜榜單,一經曝光便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類似案例還有此前“老坑酸菜”風波時,太二酸菜魚第一時間趕往生產基地進行全生產環節突擊檢查并向公眾展示,以高效透明的信息傳達,打消消費者疑慮。對于從業者而言,“食品安全無小事”確已深入人心,但如何從根源有效控制食安風險,是產業所共同面對的難題。
食品安全與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消費市場潛力持續釋放,百姓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要求食品供給不斷創新,向著更加健康、更加方便、更加安全的方向發展。然而,“舌尖上的安全”依然是廣大消費者所關心的根本問題,也是消費新時代下行業轉型發展的基石。
據商務部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中國休閑食品行業集中度較低,呈現出小、散、多、亂的特點,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有待提升。食品安全風險觸點多,加之近年的發展瓶頸,這是行業的挑戰,也是食品安全的“攔路虎”。了解當下行業性現實困境,也就能側面了解為什么人人都在追求食品安全保障,但問題仍然時有發生。
朱丹蓬表示,休閑零食企業出現質量問題的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建立完整的質量管控體系,其中,完整、嚴謹的供應商管理制度是質量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企業層面看,需要一套不斷完善的完整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實現動態控制,而從行業層面看,更需要提升整體行業發展水平,平臺型企業作為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溝通樞紐,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以良品鋪子為例,此次月餅事件一出,良品鋪子便將問題整理成案例督導品類供應商排查改善。近年來,良品鋪子立足行業錯綜復雜的現狀,建立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質量管控體系,依托大數據中臺建立起的商品質量動態拉閘機制,對產品進行即時下架和生產線整改,直到徹底解決問題才可再次投入生產銷售。建設基于數字化驅動的質量管理體系,逐步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這也體現了其立志引領整個行業往高質量方向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食品安全是行業高質量發展乃至社會經濟穩定前行的“壓艙石”,直接影響著千家萬戶的生活質量。無論是自有工廠還是產業鏈合作,休閑食品企業需要基于自身發展模式不斷探索、建設和維護質量控制體系來滿足消費者對質量的動態要求,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