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級3D動畫和音效中,孩子在虛擬動畫人物的帶領下,沉浸式體驗火星上的第一高山、海王星的大風暴和鉆石海洋,并翱翔于絢爛的獵戶座星云......10月13日,斑馬App少兒3D互動百科新系列“天文”正式上線。據介紹,斑馬百科于今年6月發布“昆蟲”系列以來備受好評,“天文”是其發布的第二期數字內容,下一系列“鳥類”預計將于年底上線。
(資料圖)
圖說:斑馬百科“天文”系列數字內容
近年來,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科研突破頻繁,大批空間科學項目投入運行,此前在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中偏向冷門的天文也呈現走熱趨勢。另一方面,隨著數字內容等新興文化業態的迅速發展,優質科普內容增長勢頭強勁,正獲得更多關注。
在此背景下,結合日益增長的天文知識需求和深厚的數字內容研發經驗,斑馬推出《斑馬百科·天文》系列產品。據介紹,該系列包含12集天文科普,內容設計由小及大,孩子能逐漸從辨別恒星和行星入手、到掌握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特點、特征,進而深入探究、思考宇宙的起源。
斑馬百科內容主創表示,科學化、結構化的天文內容編排與精良的制作畫面相結合,能充分激發孩子對科學探索的好奇心,從而建立起“人與自然、人與環境、地球與宇宙”的認知體系。
據了解,斑馬百科是斑馬專為孩子打造的精品百科數字內容,于今年6月發布,主要聚焦自然、人文等領域知識科普。其中,首期推出的“斑馬百科·昆蟲”展現了 81種昆蟲的辨別方法和主要特征,系統化呈現出200余個昆蟲相關知識。
斑馬百科內容主創介紹,昆蟲系列數字內容上線三個月以來,備受家長好評。“不少父母反饋說,孩子經常一回家就要看昆蟲,日常還自己跑去操場找螞蟻、飛蛾來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首家3D百科數字內容,斑馬百科在內容體系、畫面制作和監制團隊等方面優勢突出:其制作團隊由近百名視效專業人員組成,每個主題制作總時長超過3萬小時;內容成員科普經驗豐富,各系列產品均由博士學歷及以上學者監制,確保內容科學嚴謹。以天文為例,該系列內容監制為知名科普作家、國際射電天文研究中心天體物理博士劉博洋。
斑馬百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斑馬百科自推出以來一直致力于用有趣、科學、系統的數字內容,激發孩子與生俱來的強烈好奇心與探索欲。“孩子在探索百科世界的過程中,會經歷由觀察到思考,由記憶到反思,由同情而熱愛,成為有熱情、有方法、有見識、有關懷的求知者。”
上述相關負責人透露,繼“昆蟲”“天文”系列之后,斑馬百科預計于12月底推出第三系列“鳥類”,且此后將每兩個月將推出一個新系列,以期幫助孩子涉獵更多領域,為將來的成長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業內人士指出,斑馬百科以用戶需求為起點,專業、系統地幫助孩子更加全面、真實、多元地認識自然世界,建構系統完整的百科知識體系,培養科學探究精神,獲得了家長認可,在行業內亦具有標桿式作用。
據悉,斑馬兒童科教集團旗下涵蓋斑馬App、斑馬百科、小斑斑月齡盒、斑馬童書及斑馬好物等方向,未來將持續推出兒童相關優質產品,以科技助力兒童成長解決方案,全面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和全方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