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媒體滾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華夏時報
剛剛過去的一周,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重大變化。從央行、住建部再到地方,釋放了很多積極的信號。長期受到限購政策影響的一線城市終于等到了重磅解綁消息。
7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召開企業座談會,會上提出三項救市措施: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認貸”。
7月29日晚,北京住建委官方公眾號“安居北京”發文表示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北京話音剛落,深圳、廣州也立馬做出相同表態。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深圳、廣州等都提及到了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深圳市住建局表態
7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文表態,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以下為原文: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相關企業座談會,倪虹部長表示要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態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進一步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市住房建設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住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學習領會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按照倪虹部長在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以及上級有關部門指導下,結合我市房地產實際情況,會同市有關部門、中央駐深機構和各區抓好貫徹落實,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實推進保交樓工作,切實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作為中國最典型的兩大核心一線城市,中國房地產調控的風向標,北京和深圳一南一北,一呼一應,信號意義非常強烈。北京、深圳住建部門均明確“會同相關部門抓緊抓好貫徹落實工作”,這說明會積極做政策的調整,可能會有組合拳。
廣州調控政策即將出臺
據財聯社,7月30日,有媒體聯系到了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處表示,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正認真學習領會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按照倪虹部長在有關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實事求是抓緊推進落實,將結合廣州實際盡快推出有關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廣州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7月28日,廣州日報發布題為《廣州出臺新政:城中村改造探索設置綜合產業用地》的文章,文中提到:
持續優化審批服務機制,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7月27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出臺第三批惠企利民措施,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全會“1312”思路舉措,在降低企業時間成本、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優化停車泊位配建設置等方面出新招、出實招,為廣州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貢獻規劃資源力量。
城中村改造是廣州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須啃下的“硬骨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精準施策,推動城中村改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將探索城中村改造復建物業性質留白,設置綜合產業用地(兼容工業、公共管理和商業服務用地),為城中村改造創造多元載體。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在媒體解讀會上透露,最新出臺的第三批惠企利民措施主要有五大亮點:優化流程,壓縮時限,降低企業時間成本;降低成本,破解難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優化標準,創新服務,提升審批服務效能;精準施策,積極探索,推進城中村改造;剛彈結合,保障需求,優化停車泊位配建設置。
本次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從四個方面入手,精準施策,推進城中村改造。
1.探索城中村改造復建物業性質留白
其一,探索城中村改造復建物業性質留白,設置綜合產業用地(兼容工業、公共管理和商業服務用地),為城中村改造創造多元載體。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更新規劃處負責人表示,此舉是為全力支撐落實“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戰略,通過城中村改造為新動能新產業留足空間,實現以高質量為導向轉型升級的目標,“此前,村集體復建物業用地性質較為單一,大多選擇商業服務用地,如果想要變更需要重新修改規劃。探索功能混合的產業用地不僅符合集約節約利用存量土地的要求,同時也滿足了現代化產業的多元需求,而且還允許在同一地塊內設置不超過計容建筑面積30%的服務型配套設施。”
2.支持城中村改造分期分片實施
其二,靈活分片辦理規劃條件和設計方案審查,支持城中村改造分期分片實施。允許按有效的項目實施方案批復文件或屬地城市更新主管部門出具的意見靈活分片辦理規劃條件和設計方案審查,以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實施。
3.縮短城中村改造用地報批時間
其三,優化城中村改造用地報批,縮短報批時間。為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用地報批工作,“三舊”用地報批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提早謀劃城中村改造項目涉及的“三地”報批工作,將“三地”征收手續與主體地塊涉及的征收手續一并組卷報批,從而節省報批時間50%。
4.簡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申辦材料
其四,簡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申辦材料,提升城中村改造業務辦理便利度。
城中村改造項目復建安置房(含住宅和物業)、獨立用地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公益類工程項目,可憑同意使用土地通知書、劃撥決定書、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設用地批準書、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2020年2月1日后核發的)等任一材料作為使用土地證明文件,辦理設計方案復函、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專家:未來的政策走向究竟如何?
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吳璟教授認為:“三項措施不僅是逆周期措施,更有助于共同支撐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鼓勵首套房需求、支持改善性需求、抑制投機做法,同時還能促進房產的梯度消費。”他認為,面對低迷的房市,本次政策的指導性較強。此前一些政策僅有少數城市試水,在本次政策的指導下,預期各地尤其是一線城市將會落實更加寬松的政策。未來政策要更加落地,建議將“因城施策”進一步細化為“因區施策”,適應不同區域的差異化情況。
據證券時報30日報道,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北京市住建委此次表態信號意義重大,意味著近期北京在購房政策方面會有寬松的做法。
嚴躍進指出,此次北京市住建委的表態具有信號意義,說明各地在積極落實住建部的相關政策精神,反過來說明各地近期會有各類動作或大招。另外,也說明一線城市有政策寬松的可能,且預計在8月份就會出臺相關政策,比如可以針對郊區市場放松、針對二手房方面進行放松。
多位行業專家表示,對于“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貸款利率這三項政策來說,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擁有更大的下降空間,但寬松的房貸政策還需要央行、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各地銀行配合執行。
來源:深圳市住建局、財聯社、財經雜志、證券時報、廣州日報、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