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和衍生品法實施一周年以來,相關配套規章、規范性文件也相繼落地,我國期貨市場法律制度體系得以不斷完善,也為行業發展帶來喜人的新氣象和新變化。
期貨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總的來看,期貨和衍生品法實施一年來,期貨市場發展共識得到進一步凝聚,市場運行與監管更加高效、國際化進程逐步加深,期貨行業朝著更加穩健和多元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全新的法治化環境也對期貨市場各參與主體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在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過程中,如何提高風控能力、實現多元業務協同融合等成為整個期貨行業所面臨的共同挑戰與問題。
作為行業“基本法”,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臺為期貨行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中天期貨總經理白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法律的實施及其配套規章的修改和落實,有效填補了我國期貨市場法治建設的空白,是期貨行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法律既注重發揮期貨市場相關功能,又強調防范化解市場風險,有效地激發了市場各方合法合規發揮主觀能動性,為期貨市場下一步發展及國際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料圖片)
在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看來,期貨和衍生品法明確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定位,強調國家對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支持,從頂層繪就了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藍圖?!熬唧w從制度安排上看,法律明確了市場各方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確立包括交易所中央對手方擔保履約、品種上市注冊制等基礎制度;還明確了自律管理與行政監管協同機制,顯著提高了違法違規行為成本,有效維護了市場秩序;此外也為期貨公司發展打開了新空間?!?/p>
在當前期貨行業的多元化之路得到進一步拓寬的情況下,業內人士紛紛表示,法治化的市場環境也對期貨行業提升業務能力,強化風險防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期貨公司未來與國際市場接觸或拓展新產業、新品種時,需要在嚴守法律合規底線的同時努力開拓創新,這對其專業性和風險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卑桌蛘f。
從最新修訂的《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看,新辦法也充分體現了“扶優限劣”的監管導向和防范金融風險的監管要求。如何在豐富與創新業務的同時“守好底線”是期貨公司接下來需要考量的重要問題。
永安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風控是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新業務在帶來新機會的同時也會帶來新風險。以往的傳統賽道上,期貨公司各業務板塊風險相對獨立,業務邊界也比較清晰,但隨著新業務的上線,業務之間的關聯性增強,風險相互交錯,跨業務的聯合風險管理重要性凸顯,對期貨公司整體風險偏好的選擇和流動性管理能力有較高要求。如何準確識別、計量,有效應對、監測,妥善跟蹤、處置自身所面臨的各類風險,成為期貨公司在新發展階段行穩致遠的必備能力。
“在期貨行業邁向新發展階段的伊始,期貨公司應建立與自身戰略規劃及業務體量相適應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使風險管理工作從‘規則為本’向‘風險為本’轉型,通過組織架構優化、制度體系細化、人員團隊積累、管理機制健全、信息系統建設、風險文化宣導等多維度、多手段的實施路徑全面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確保不發生重大風險?!鄙鲜鲇腊财谪涁撠熑苏f。
中糧期貨總經理吳浩軍也表示,后續期貨公司應注重風險隔離,提升風控管理,在開展新業務前,務必要更加審慎地研究和制定相關內控制度和流程,同時應當建立健全并持續完善覆蓋境內外分支機構、子公司及其業務的合規管理、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貫穿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實現各業務的風險管理全覆蓋。
展望未來行業發展格局,白莉對記者表示,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期貨公司的兩極分化將進一步擴大。符合監管門檻的期貨公司可開展的衍生品業務類型更加豐富,市場空間也更加廣闊,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但占多數的中小期貨公司在業務經營范圍單一的現狀下,則需要思考如何為市場提供特色化服務,保有市場占有率。
除提高風控水平之外,吳浩軍認為期貨公司還應從以下兩方面發力,保證未來在更廣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服務實體經濟。一是需要完善投研體系、強化投資能力,多維度、多視角強化對市場的研究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具有可信性的投資建議;二是要強化系統管理,提高保障效率,期貨公司應適當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融入到業務開展的全生命周期當中,不斷提升業務線上化水平,不斷完善數據運營機制的閉環路徑,構建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和運營管理平臺,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響應客戶需求,應對市場變化。
“在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的全球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提出更多需求,也希望通過衍生品綜合性解決方案來全方位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卑桌虮硎?,未來國內期貨交易所應繼續豐富期貨及衍生品品種,期貨公司需做好實體企業與期貨市場的橋梁角色,協助企業提升風險管理意識、搭建衍生品管理團隊、完成衍生品策略的設計與實施等,整個期貨行業也需要吸收更多的人才充實到服務實體經濟的各個環節中去。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后續如何開展境外期貨業務也頗受業內關注,成為未來期貨市場國際化環境下期貨公司需要應對的挑戰之一。
吳浩軍表示,未來期貨公司應在做好境內業務的同時加快“走出去”步伐,重點發力拓展境外經紀業務,推動境內、境外加速融合。他建議監管部門加快統籌推進期貨公司代理境外期貨經紀業務相關辦法,為行業和境內有套期保值需求的企業發展提供更多賦能。“可首先在有限的外匯額度內、采取嚴格的境內外監管措施,選取具有較大規模、評級良好的期貨公司,探索性開展境外經紀業務,在實踐中汲取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經驗,并不斷優化調整,以便搭建成熟安全的監管體系,為境外期貨經紀業務逐步放開積累寶貴經驗?!?/p>
總的來看,羅旭峰告訴記者,期貨和衍生品法對期貨市場的影響是寬廣而深遠的。目前還有更多新制度和新變化尚在醞釀中,市場也在翹首以盼更多新制度、新規則的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