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2023年6月8日] 今日,在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上,華為副總裁、ICT產品組合管理與解決方案部總裁馬海旭,發表了“創新引領,共筑金融數字基礎設施”的主題演講。
馬海旭首先提到,邁入智能時代,金融行業的服務對象、交易模式和用戶體驗正發生巨大變化,賬戶數將從億級躍升到百億級,數據量從PB級躍升到EB級,交易并發數從十萬級上升到百萬級,這些變化對金融數字基礎設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們認為,未來十年將是金融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創新的關鍵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建設高性能、低時延和高可靠的多地多活數據中心業務系統。
2、建設彈性智能、安全穩健的IPv6+一張網,實現端到端的高品質連接。
3、建設云邊協同的智能平臺。
華為ICT產品組合方案
助力金融客戶構建先進數字基礎設施
高性能資源池和集中災備,助力金融交易極高性能、極致可靠和極致體驗
●數據庫全棧性能優化,支撐金融百萬級交易。與銀行客戶聯合創新,面向數據庫全棧場景,打造高性能資源池產品組合方案。通過GaussDB分布式數據庫與高性能鯤鵬服務器協同,并進行“算、網、存”端到端NVMe鏈路調優,實現分鐘級事務處理性能提升30%;針對10萬節點超大規模集群,通過智能運維平臺,實現“1分鐘預警、3分鐘定界、5分鐘定位”。
●微秒級低時延,實現證券極速交易。聯合證券客戶,基于高性能資源池產品組合方案,支撐客戶構建低時延極速交易系統。依托華為低時延數據中心交換機(最低時延可達350ns)和高性能鯤鵬服務器,并采用軟硬協同優化,實現系統時延小于1毫秒,交易速度提升50倍,業務量實現100%增長。
●故障快速感知、快速切換,助力交易零失敗。基于集中災備產品組合方案,與銀行客戶一起打造“SOCC”存光協同方案;利用華為波分設備對于鏈路故障的毫秒級主動感知能力,以及華為全閃存設備的秒級鏈路切換能力,實現故障快速感知、快速切換,鏈路異常時仍能保障業務交易零失敗。
企業IP承載網,構建彈性智能、安全穩健的金融一張網
數字貨幣在物聯網應用風險加大,分布式新核心帶來網絡高負載,廣域流量年增超過30%;于此同時,開放金融帶來多樣化全場景業務需求,VIP業務保障難、體驗差。華為和銀行客戶開展聯合創新,依托企業IP承載網產品組合方案,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金融廣域一張網。PQC抗量子加密算法,抗破解能力提升萬倍,安全性大幅提升;智能識別可壓縮流,實現1.8倍業務無損壓縮,提升傳輸效率;全局智能調優,應用可感知,VIP應用100%保障。
智能型邊緣,加速金融業務智能化創新
銀行網點智能升級,豐富多樣的生態建設難;動產融資業務智能化監管場景復雜,精準識別貨物難;銀行網點遍布鄉鎮,智能設備邊緣部署運維難。華為聯合銀行客戶,依托智能型邊緣產品組合方案,共同打造云邊協同的智能平臺。利用Atlas500 Pro的強大算力,對視頻、射頻、物聯等數據進行融合分析,貨物識別準確率達99.9%;利用AR5700和eSight實現自組網和統一運維,實現易開局易運維。
共同定義金融未來技術架構,共創繁榮生態
華為與全球金融客戶一起,通過JIC(聯合創新中心)設立了多地多活基礎設施、金融廣域一張網等30多個創新課題;同時,在銀行、證券和保險領域,基于華為產品和產品組合方案,使能四類共200多家伙伴,打造有競爭力的金融行業解決方案。我們希望與全球客戶伙伴一起,共同定義金融未來技術架構,共同夯實金融數字基礎設施。
馬海旭最后表示,未來十年是金融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創新的關鍵期,華為將攜手伙伴、與廣大的金融行業客戶一起共同努力,“創新數字基礎設施,創造數智金融未來”!